1912年,河南大學的前身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,在古城開封清代貢院舊址誕生,首任校長為著名教育家林伯襄先生。 20年代初,河南督軍馮玉祥將軍應教育界人士在河南創辦大學的要求,決定從查抄軍閥趙倜的財產中撥出專款作為大學的籌備基金。1923年3月3日, 在預校基礎上建立的中州大學舉行開學典禮,設文、理兩科,馮友蘭、曹理卿分任文、理科主任。
1927年6月,在馮玉祥將軍的支持下, 決定將河南公立法政專門學校、河南省立農業專門學校并入中州大學,成立國立開封中山大學(國立第五中山大學),增加了農科和法科。1928 年9月增設醫科。
1930年8月,學校更名為省立河南大學,并改文、理、法、農、醫五科為五院,張仲魯任校長,就此河南大學正式命...
科舉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選拔人才的重要制度。它從隋文帝開皇七年(公元587年)開始創立,至清光緒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宣布廢除,總共實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之久。而中國科舉制度的最后兩次會試,都是在我們校園這片土地上舉行的(當時我們校園是河南貢院所在地)。一次是在清光緒二十九年(公元1903年),一次是在光緒三十年(公元1904年)。之后,科舉制度就被廢除了。所以我們的校園,就成為中國科舉制度的終結地。
科舉制度的主要考試是鄉試和會試(當然,殿試也很重要)。而這些考試,都是有定期的(恩科除外)。清承明制,于順治元年(公元1644年)規定:“以子午卯酉年鄉試,辰戌丑未年會試。”鄉試以八月,會試以二月,殿試以三月。但至乾...
黨鴻辛(1929—2005) 廣西北流市人,中科院院士、材料機械摩擦磨損與潤滑專家,畢生致力于摩擦學研究,是我國摩擦學學科的開拓者與學術帶頭人、“兩彈一星”功臣。歷任河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名譽院長、特種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。
黨鴻辛出生于一個鄉村郎中之家。1949年秋,黨鴻辛考入廣西大學化學工程系。1953年9月,為響應國家號召,他大學提前一年畢業,被分配到了中國科學院大連物理化學研究所潤滑油室工作。上世紀60年代初期,針對國家建設的實際需要,根據當時國外潤滑材料研究的發展動向,黨鴻辛率先在國內開展了固體潤滑的研究。從此,他的名字與中國的“兩彈一星”事業、與中國的潤滑材料研究緊密相連。
當時,我國固體潤...
河南大學鄭州校區是省委省政府統籌考慮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、我省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、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布局而批準建設的。項目位于鄭東新區龍子湖高校園區的東北部,是鄭東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。整個地塊呈三角形,由明理路東側和西側兩部分組成,校區北臨連霍高速公路和規劃中的城市主干道新龍路,南側、西側被賈魯河環繞,東側為四港聯動大道, 環境優美、交通便利。
河南大學鄭州校區的目標定位是支撐河南大學“雙一流”建設和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高端平臺,學校致力于將其打造成為一所既凸顯中原文化特色,傳承百年老校歷史,又符合現代教育理念,契合時代新要求的現代化、國際化、研究型一流大學校區。
河南大學鄭州校區總體規劃由華東建筑...
大型紀錄片《讀書就是戰斗》,為你講述一曲烽火壯歌
2020-09-01
校情片《大學之道》
2018-09-01
CCTV10《百家講壇》我們的大學--河南大學
2018-10-08
河南大學
河南大學
河南大學報
校園文化
書刊出版